有同学问“高一基础不好高二能学好吗?高二基础差高三能学好吗?”别人要么告诉你能学好,只要你努力你就能逆袭,要么告诉你很难,凭什么你吃一年的苦,顶别人吃两年的苦?
我要跟你讲个真实的故事,我高中经历过一件很玄幻的事情,在我高一的时候,江西理科只考物理化学不考生物,所以我们高一高二的时候,虽然也有生物课,但是地位跟体育差不多,上课根本没人听,学渣聊天看杂志,学霸学数学学英语,就是不学生物,十节生物课能上到五节就不错了,剩下的都要被语数外瓜分掉。
也就是说在生物这门课上,既没有学霸也没有学渣,所有人的起点都是零,等到我们高三的时候突然改革,从我们这届开始,江西高考加入生物,这一下所有人都慌了,因为大部分人连生物老师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一门课所有人起点都是零,所有人都从零单排,那么一年以后,考得好的还会是那些学霸吗?考得烂的还会是那些学渣吗?成绩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固化的?
我告诉你,最后成绩出来以后,生物高分的还是那些学霸,不及格的还是那些学渣。
我们都喜欢逆袭的故事,但是真实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惊喜,怎么会这样呢?
一个人高一高二学的好,所以高三学的好,这个我们都能理解,但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的生物,最后也是学霸赢?你会有这个疑惑,是因为你对真正的基础一无所知,基础它有两种,一种叫存量,一种叫速度,什么意思?
如果把应试比喻成砍树的话,那么存量就是你过去已经砍的树,速度就是你手上的斧子有多快。
存量好理解,初中的积累就是高一的存量,高一高二的积累就是你高三的存量,你高一高二多砍50棵树,那你高三就少砍50棵树。那么速度又是什么意思?同样是刚刚吸收的信息,学渣课间撒泡尿就忘了一大半,学霸还没下课就全记住了,学渣学了一个星期还没整明白,学霸第二天就已经变成肌肉记忆了,这就是速度。
大部分人谈到基础,往往只看到存量,他们总觉得学霸早就砍了好多树,自己怎么砍都追不上,但其实他们不知道,哪怕把他们和学霸放在一片新的树林里面,最后赢的还是那些学霸。
原因很简单,学渣拿的是破斧子,学弱拿的是小斧子,学痴拿的是大斧子,但问题是学霸拿的是电锯,效率差这么多怎么比?
存量只是基础的一方面,速度才是更重要的,速度的本质是极强的综合能力,它包括学习能力、学习习惯、时间管理、情绪管理、自制力、内驱力等等。
存量有差距内卷或许可以弥补,速度有差距累到死都不可能追上。不要说考生物,就算考挖掘机、考修手机、考送外卖,你信不信最后赢的一定是那些拥有速度的学霸。
结语
电影《1942》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,财主范殿元家破人亡,但他一点都不沮丧,他说,你等着,不出十年,你大爷我还是东家,因为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个财主。
学渣想象的逆袭是龟兔赛跑,是学霸在睡觉的时候,自己还在那砍树,这是幻觉!不信你看一下你旁边那些闷头苦学的货色,喜欢睡觉的到底是兔子还是乌龟?!逆袭不是内卷,乌龟就算累到死也只能超过另一只乌龟,真正的逆袭是拿着破斧子的乌龟,终于进化成了拿着电锯的兔子!!!
25年全网各大平台知名老师最新高中网课 薇 jcwksky